樓宇自控系統施工工藝及組織計劃
今天智淼消防工程安裝分享一套樓宇自控系統的施工工藝要求及施工組織計劃,僅供參考學習。
2.13.3.1 工程實施方案
根據建設單位對BAS工程施工的計劃安排,施工過程中分區域進行施工,在規定時間內按規定的內容、標準、質量進行施工組織。
2.13.3.1.1施工程序和方法
先抓施工圖的設計熟悉,熟悉整個BAS工程施工詳細、正確的施工圖。
根據設備安裝進度及現場保護條件,安排線纜敷設及設備安裝。這部分工作是安裝工作的關鍵、與土建、機電安裝配合緊密。
及時配合、組織局部調試工作,安裝完工后積極配合進行系統調試。這項工作的完成好壞,直接關系到是否能按期交工。
2.13.3.1.2現場組織及管理辦法
現場重大問題由工地領導小組代表行使對外職權及決定問題。現場設置計劃、施工、材料、保衛等負責人。現場需要的勞動力由現場項目部按施工計劃及實際需要進行調遣及調整。
現場管理實行5項統一:
⑴ 統一收發圖紙并向下分發;
⑵ 統一編制施工計劃及施工圖紙統籌圖;
⑶ 統一編制設備、材料訂購(進貨)計劃;
⑷ 統一技術驗收手續及建立檔案;
⑸ 統一協調整體進度。
現場管理實行5項服從:
⑴服從業主、監理、總包的管理;
⑵服從業主及總包的進度安排及調整;
⑶服從總包的用水、用電安排及管理要求;
⑷服從總包現場保護的安排和領導;
⑸服從業主的設備訂購計劃。
2.13.3.1.3施工專業劃分
設備安裝:負責BAS工程系統所有設備的安裝、線纜端接。
配合調試:負責BAS工程各系統的單位調試及總調試。
2.13.3.1.4工程實施
工程施工原則上按照技術方案進行,如有個別需要修改之處,必須會同設計方與甲方審定,以設計變更通知單的形式由甲方通知乙方。
工程實施階段 項目實施分為 7 個階段,步驟如下:
第 1 階段說明 (提交施工圖紙階段):
任務:該施工圖以建筑平面圖為基礎,依照深化的最終技術方案將各專業走線、管徑、線徑 / 數量、設備安裝位置 / 高度等標識清楚。
相 關 人 員:乙方相關專業設計人員;甲方相關部門工程師。
目的:完成施工圖,提交甲方 / 設計院。
第 2 階段說明 (設計最終確認階段):
任務:確認施工圖中所反映的內容 (穿管、設備安裝位置 / 高度等) 是否與水電、暖通空調等其它非弱電專業發生沖突。尤其要對碰結構梁、涉及在吊頂內碰撞打架情況嚴格控制,將問題在現場施工前將到最少。
相關人員:甲方相關部門工程師;設計院。
目的:對施工圖紙進行最終修改 / 確認,作為今后施工 / 階段驗收的依據。
第 3 階段說明 (進場施工階段):
任務:與負責穿管、放線、預埋的工作的施工方進行技術交底,配合施工方完成穿管、放線、預埋的工作。要求所有線纜須做好文檔 (線纜顏色、大致長度、走向、隸屬專業),線纜兩頭須做好標識,且標 識要牢固。所用金屬 / 非金屬管均須符合消防要求,管徑與所穿線纜的數量均須符合相關要求。所有預埋底盒、預留孔洞,其尺寸、安裝高度均須符合相關器材 / 設備的要求。
相關人員:各專業施工人員、技術督導人員,監理人員。
目的:保證施工質量,保證工程進度,確保施工階段性驗收。
第 4 階段說明 (工程內部裝修階段):
任務:待所有穿管、放線、預埋的工作完成/簽字驗收后,進行吊頂、粉刷、油漆等工作。
相關人員:裝修隊相關人員。
注意事項:必須避免將弱電各專業所預留的預埋底盒、預留孔洞覆蓋掉。
第 5 階段說明 (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在此階段之前,需同時完成另外 2 項工作:設備驗貨,用戶培訓。
任務:依據各子系統設備安裝圖、接線圖表以及相應的設備安裝手冊,同時對照線纜標識記錄表進行接線和設備安裝。
相關人員:乙方各專業技術人員,甲方已培訓人員。
目的:完成各子系統設備安裝調試;甲方培訓人員實地操作,熟悉各子系統,為今后系統維護做好準備。
第 6 階段說明 (系統試運行階段):
任務:各子系統進入試運行階段,適當調整相關參數,使各子系統進一步達到最佳運行效果。修改、進一步完善各專業文檔。
相關人員:甲乙雙方技術人員。
目的:及時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各子系統。
第 7 階段說明 (系統維護 / 優化階段):
任務:依據最終文檔,由甲方相關人員對各子系統進行定期維護。同時提出需進一步完善、增加之功能。
2.13.3.1.4.1系統設備安裝
安裝前的環境檢查
中央控制及網絡通訊設備應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裝飾工程完工后安裝。
設備及設備各構件間應連接緊密、牢固,安裝用的緊固件應有防銹層。
有底座設備的底座尺寸應與設備相符,其直線允許偏差為每米1mm,當底座超過5M時,全長允許偏差為5mm。
設備底座安裝時,其上表面應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傾斜度允許偏差為每米1mm,當底座的總長超過5M時,全長允許偏差為5mm。
施工前的設備檢驗
設備外形完整,內外表面漆層完好。
設備外形尺寸、設備內主板及接線端口的型號、規格符合設計規定。
設備安裝要求
中央控制及網絡通訊設備的安裝要符合下列規定:
應垂直、平正、牢固
水平方向的傾斜度允許偏差為每米1mm
相鄰設備頂部高度允許偏差為2mm
相鄰設備接縫處平面度允許偏差為1mm
相鄰設備接縫的間隙,不大于2mm
相鄰設備連接超過五處時,平面度的最大允許偏差為5mm
按系統設計圖檢查主機、網絡控制設備、UPS、打印機、HUB集線器等設備之間接線型號以及連接方式是否正確。尤其要檢查其主機與DDC之間
溫、濕度傳感器的安裝位置
不應安裝在陽光直射的位置,遠離有較強振動、電磁干擾的區域,其位置不能破壞建筑物外觀的美觀與完整性,室外溫、濕度傳感器應有防風雨防護罩
應盡可能遠離窗、門和出風口的位置,如無法避開則與之距離不應小于2M。
并列安裝的傳感器,距地高度應一致,高度差不應大于1mm,同一區域內高度差不應大于5mm。
溫度傳感器至DDC之間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應盡量減少因接線引起的誤差,對于鎳溫度傳感器的接線電阻應小于3Ω。1KΩ鉑溫度傳感器的接線總電阻應小于1Ω。
傳感器應安裝在風速平穩,能反映風溫的位置。
傳感器的安裝應在風管保溫層完成后,安裝在風管直管段或應避開風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壓力、壓差傳感器、壓差開關及其安裝
傳感器應安裝在便于調試、維修的位置。
傳感器應安裝在溫、濕度傳感器的上游側。
安裝壓差開關時,宜將薄膜處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風壓壓差開關安裝離地高度不應小于0.5M。
風壓壓差開關的安裝應在風管保溫層完成之后。
風壓壓差開關應安裝在便于調試、維修的地方。
風壓壓差開關不應影響空調器本體的密封性。
風壓壓差開關的線路應通過軟管與壓差開關連接。
風壓壓差開關應避開蒸汽放空口。
信號的傳輸線宜采用有屏蔽和絕緣保護層的電纜,宜在DDC側一點接地。
12.2.3系統的調試方案
調試必須具備的條件
BA系統的全部設備包括現場的各種閥門、執行器、傳感器等全部安裝完畢,線路敷設和接線全部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BA系統的受控設備及其自身的系統不僅安裝完畢,而且單體或自身系統的調試結束;同時其設備或系統的測試數據必須滿足自身系統的工藝要求,例如空調系統中的冷水機組其單機運行必須正常,而且其冷量和冷凍水的進出口壓力、進出口水溫等必須滿足空調系統的工藝要求。
檢查BAS與各系統的聯動、信息傳輸和線路敷設等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調試程序
數字量輸入測試:
信號電平的檢查:
干接點輸入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邏輯值。
脈沖或累加信號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發生脈沖數與接收脈沖數一致,并符合設備說明書規定的最小頻率、最小峰值電壓、最小脈沖寬度、最大頻率、最大峰值電壓、最大脈沖寬度。
電壓或電流信號(有源與無源)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的要求進行確認。
動作試驗:
按上述不同信號的要求,用程序方式或手動方式對全部測點進行測試,并將測點之值記錄下來。
特殊功能檢查按本工程規定的功能進行檢查,如數字量信號輸入以及正常、報警、線路、開路、線路短路的檢測等。
數字量輸出測試:
信號電平的檢查
繼電器開關量的輸出0N/OFF: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輸出的規定的電壓、電流范圍和允許工作容量。
輸出電壓或電流開關特性檢查:其電壓或電流輸出,必須符合設備使用書和設計要求。
動作試驗
用程序方式或手動方式測試全部數字量輸出,并記錄其測試數值和觀察受控設備的電氣控制開關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如果受控單體受電試運行正常,則可以在受控設備正常受電情況下觀察其受控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特殊功能檢查
按本工程規定的功能進行檢查,如按設計要求進行三態(快、慢、停)和間歇控制(1S、5S、10S)等的檢查。
模擬量輸入測試:
輸入信號的檢查按設備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認其有源或無源的模擬量輸入的類型、量程(容量)、設定值(設計值)是否符合規定,通常的傳感器按如下順序進行檢查測試:
溫、濕度、壓力、壓差傳感器的檢查與測試。
按產品說明的要求確認設備的電源電壓、頻率、溫、濕度是否與實際相符。
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確認傳感器的內外部連接線是否正確。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產品說明書規定的輸入量程范圍,接入模擬輸入信號后在傳感器端或DDC側檢查其輸出信號,并經計算確認是否與實際值相符。
模擬量輸入精度測試:使用程序和手動方式測試其每一測試點,在其里程范圍內瀆取三個測點(全量程的10%、50%、90%),其測試精度要達到該設備使用說明書規定的要求。
模擬量輸出測試:
按設備使用說明書和設計要求確定其模擬量輸出的類型、量程(容量)與設定值(設計值)是否符合,常用的各種風門、電動閥門驅動器可按如下順序進行檢查與測試:
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確認該設備的電源、電壓、頻率、溫、濕度是否與實際相符。確認各種驅動器的內外部連接線是否正確。
手動檢查:首先將驅動器切換至手動檔,然后轉動手動搖柄,檢查驅動器的行程是否在0-l00%范圍內。
在確認手動檢查正確后,在現場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模擬其輸入信號或者從DDC輸出AO信號,確認其驅動器動作是否正常。
動作試驗:用程序或手控方式對全部的AO測試點逐點進行掃描測試,記錄各測點的數值,并將該值填人表中,向時觀察受控設備的工作狀態和運行是否正常。
特殊功能檢查:按本工程規定的功能進行檢查,如保持輸出功能、事故安全功能等。
本工程全部DO、DI、AO、AI點應根據監控點表或調試方案規定的監控點數量和要求,按本規定的上述要求進行。
DDC功能測試
運行可靠性測試
抽檢某—受控設備設定的監控程序,測試其受控設備的運行記錄和狀態。
關閉中央監控主機、數據網關(包括主機至UDC之間的通訊設備),確認系統全部DDC及受控設備運行正常后,重新開機后抽檢部分DDC設備中受控設備的運行記錄和狀態,同時確認系統框圖及其它圖形均能自動恢復。
關閉DDC電源后,確認DDC及受控設備運行正常,重新受電后確認DDC能自動檢測受控設備的運行,記錄狀態并予以恢復。
DDC抗干擾測試
將一臺干擾源設備(例如沖擊電鉆)接于DDC同一電源,干擾設備開機后,觀察DDC設備及其它設備運行參數和狀態運行是否正常。
DDC軟件主要功能及其實時性測試
DDC點對點控制
在DDC側用筆記本電腦或現場檢測器,或者在中央控制主機側手控一臺被控設備,測定其被控設備運行狀態返回信號的時間應滿足系統的設計要求。
在現場模擬一個報警信號,測定在CRT圖面和觸發蜂鳴器發出報警信號的時間必須滿足系統設計要求。
空調系統單體設備的調試
新風機單體設備調試
檢查新風機控制柜的全部電氣元器件有無損壞,內部與外部接線是否正確無誤,嚴防強電電源串入DDC,如需24VAc應確認接線正確,無短路故障。
按監控點表要求,檢查裝在新風機上的溫、濕度傳感器、電動閥、風閥、壓差開關等設備的位置、接線是否正確和輸入、輸出信號的類型、量程是否和設置相一致。
在手動位置確認風機在非BAS受控狀態下已運行正常。
確認DDC控制器和I/O模塊的地址碼設置是否正確。
確認DDC送電并接通主電源開關后,觀察DDC控制器和各組件狀態是否正常。
用筆記本電腦或手提檢測器檢測按附表記錄的所有模擬量輸入點送風溫度和風壓的量值,并核對其數值是否正確。記錄所有開關量輸入點(風壓開關等)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強置所有的開關量輸出點開與關,確認相關的風機、風門、閥門等工作是否正常。強置所有模擬量輸出點、輸出信號,確認相關的電動閥(冷熱水調節閥)的工作是否正常及其位置調節是否跟隨變化。
啟動新風機,新風閥門應聯鎖打開,送風溫度調節控制應投入運行。
模擬送風溫度大于送風溫度設定值(一般為3℃左右),這時熱水調節閥應逐漸減少,開度直至全部關閉(冬天工況);或者冷水閥逐漸加大,開度直至全部打開(夏天工況)。模擬送風溫度小于送風溫度設定值(一般為3℃左右)時,確認其冷熱水閥運行工況與上述完全相反。
進行濕度調節,使模擬送風濕度小于送風濕度設定值,這時加濕器應按預定要求投人工作,并且到使送風濕度趨于設定值。
如新風機是變頻調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時,應模擬變化風壓測量值或其它工藝要求,確認風機轉速能相應改變或切換到測量值或穩定在設計值,風機轉速這時應穩定在某一點上,并按設計和產品說明書的要求記錄30%、50%、90%風機速度時高、中、低三速相對應的風壓或風量。
新風機停止運轉,則新風門以及冷、熱水調節閥門、加濕器等應回到全關閉位置。
確認按設計圖紙、產品供應商的技術資料、軟件功能和調試大綱規定的其它功能和聯鎖、聯動的要求。
單體調試完成時,應按工藝和設計要求在系統中設定其送風溫度、濕度和風壓的初始狀態。
對于四管制新風機,可參照上述規定進行,但冷熱水管的電動閥門的調節應按設計工藝、調試大綱和產品供應商的技術要求進行確認。
空氣處理機單體設備調試
按上述要求完成測試檢查與確認。
啟動空調機時,新風門、回風風門、排風風門等應聯鎖打開,各種調節控制應投入工作。空調機啟動后,回風溫度應隨著回風溫度設定的改變而變化,在經過一定時間后應:能穩定在回風溫度設定值的附近。如果回風溫度跟蹤設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適當提高PID調節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統穩定后,回風溫度和設定值的偏差較大,可以適當提高PID調節的積分作用;如果回風溫度在設定值上下明顯地作周期性波動,其偏差超過范圍,則應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統穩定為止。PID參數設置的原則是:首先保證系統穩定,其次滿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項參數設置不宜過分,應避免系統振蕩,并有一定余量。當系統經調試不能穩定時,應考慮有關的機械或電氣裝置中是否存在阻礙系統穩定的因素,作仔細檢查并排除這樣的干擾。
如果空調機是雙環控制,那么內環以送風溫度作為反饋值,外環以回風溫度作為反饋值,以外環的調節控制輸出作為內環的送風溫度設定值。一般內環為PI調節,不設置微分參數。
空調機停止動轉時,新風機風門、排風門、回風門、冷熱水調節閥、加濕器等應回到全關閉位置。
確認按設計圖紙、產品供應商的技術資料、軟件和調試大綱規定的其它功能和聯鎖、聯動過程控制的要求。
變風量空調機應按控制功能變頻或分檔變速的要求,確認空氣處理機的風量、風隨風機的速度也相應變化。當風壓或風量穩定在設計值時,風機速度應穩定在某一點上,按設計和產品說明書的要求記錄30%、50%、90%風機速度時相對應的風壓或風量。
如果需要,應使模擬控制新風風門、排風風門、回風風門的開度限位設置滿足空調工藝所提出的百分比要求。
送排風機單體設備調試
按要求完成測試檢查與確認。
檢查所有送排風機和相關空調設備,按系統設計要求確認其聯鎖、啟/停控制是否正常。
按通風工藝要求,用軟件對各送排風機風量進行組態,確認其設置參數是否正常,確保風機正常運行。
為了維持室內相對于室外有+20Pa的通風要求(按設計要求),先進行變風量新風的風壓控制調試;然后使其室內有一定的正壓,進行變速排風機的調試。模擬變化業務技術樓室內測量值,風機轉速應能相應改變,當測量值大于設定值時,風機轉速應減小;當測量值小于定值時,風機轉速應增大;當測量穩定在+20Pa時,風機轉速應穩定在某一點上。
變頻調速排風機啟動后,業務技術樓室內風壓測量值應跟隨風壓設定值的改變而變化;當風壓設定值固定時經過一定時間后測量值應能穩定在風壓設定值的附近。如果測量值跟蹤設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適當提高PID調節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統穩定后,測量值和設定值的偏差較大,可以適當提高PID調節的積分作用。如果送風溫度在設定值上下明顯作周期性波動,其偏差超過范圍,則應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統穩定為止。PID參數設置的原則是:首先保證系統穩定,其次滿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項參數設置不宜過分,應避免系統振蕩,并有一定余量。當系統經調試不能穩定時,應考慮有關的機械或電氣裝置中是否存在妨礙系統穩定的因素,應作仔細檢查,排除這樣的干擾。
空調水二次泵及壓差旁通調試
按要求完成測試檢查與確認。
如果壓差旁通閥門采用無位置反饋,則應做如下測試:打開調節閥驅動器外罩,觀測并記錄閥門從全關至全開所需時間和全開到全關所需時間,取此兩者較大者作為閥門‘全行程時間”參數輸入DDC控制器輸出點數據區。
按照原理圖和技術說明的內容,進行二次泵壓差旁通控制的調試。先在負載側全開一定數量調節閥.其流量應等于一臺二次泵額定流量,接著啟動一臺二次泵運行,然后逐個關閉已開的調節閥,檢驗壓差旁通閥門旁路。在上述過程中應同時觀察壓差測量值是否基本穩定在設定值附近,否則應尋找不穩定的原因,并排除之。
按照原理圖和技術說明的內容,檢驗二次泵的臺數控制程序,是否能按預定的要求運行。其中負載側總流量先按設備工藝參數規定,這個數值可在經過一年的負載高峰期,獲得實際峰值后,結合每臺二次泵的負荷適當調整。在發生二次泵臺數啟將切換時,應注意壓差測量值也應基本穩定穩定在設定附近,否則可適當調整壓差旁通控制的PID參數,試驗是否能縮小壓差值的波動。
檢驗系統具有這樣的聯鎖功能:每當有一次機組在運行,二次泵臺數控制便應同時投入運行,只要有二次泵在運行,壓差旁通控制便應同時工作。
給排水系統單體設備的調試
檢查各類水泵的電氣控制柜,按設計監控要求與皿C之間的接線正確,嚴防強電串入DDC。
按監控點表的要求檢查裝于各類水箱、水他的水位傳感器或水位開關,以及溫度傳感器、水量傳感器等設備的位置,接線正確,其安裝應符合本規范的要求。
確認各類水泵等受控設備,在手動控制狀態下,其設備運行正常。
在DDC側主機或主機側,按本規定的要求檢測該設備AO、AI、00、DI點,確認其滿足設計、監控點和聯動連鎖的要求。
基本應用軟件設定與確認
確認BAS系統圖與實際運行設備一致。
按系統設計要求確認BAS中主機、DDC、網絡控制器、網關等設備運行及故障狀態等。
按監控點表的要求確認BAS各于系統設備的傳感器、閥門、執行器等運行狀態、報警、控制方式等。
確認BAS受控設備的平面圖
確認BAS受控設備的平面位置與實際位置一致。
激活BAS受控設備的平面位置后,確認其監控點的狀態、功能與監控點表的功能一致。
確認在CRT主機側對現場設備進行手動控制操作。
系統調試
系統的接線檢查。
按系統設計圖紙要求,檢查主機與網絡器、網關設備、DDC、系統外部設備(包括電源UPS、打印設備)、通訊接口(包括與其它于系統)之間的連接、傳輸線型號規格是否正確。通訊接口的通訊協議、數據傳輸格式、速率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系統通訊檢查
主機及其相應設備通電后,啟動程序檢查主機與本系統其它設備通訊是否正常,確認系統內設備無故障。
系統監控性能的測試
在主機側按監控點表和調試大綱的要求,對本系統的DO、DI、AO、AI進行抽樣測試。
系統有熱備份系統,則應確認其中一機處于人為故障狀態下,確認其備份系統運行正常并檢查運行參數不變,確認現場運行參數不丟失。
按本規范規定的要求在主機側對上述單機設備進行抽樣測試。
系統聯動功能的測試。
本系統與其它子系統采取硬連接方式聯動,則按設計要求全部成分類對各監控點進行測試,并確認是功能滿足設計要求。
本系統與其它子系統采取通訊方式連接,則按系統集成的要求進行測試。
2.13.3.1.5 與業主的配合
2.13.3.1.5.1配合機構
項目組將指派專人為協調員,由專人處理,建立崗位責任制。
2.13.3.1.5.2工程例會
項目組將依時參加由業主召開的相關會議,以便及時解決和處理相關配合事宜。
2.13.3.1.6系統測試、驗收方案
本公司將以下列工作作為工程竣工驗收和辦理移交手續的依據:
2.13.3.1.6.1驗收依據
整套的設計資料(包括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設計變更,設備技術說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文件與規定;
與業主簽訂的工程承包合同;
有關的國家技術標準;
系統竣工驗收技術資料。
2.13.3.1.6.2驗收標準
交付竣工驗收的工程,已按施工圖紙和合同規定的要求施工完畢,并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能夠滿足生產和使用要求;
所有與系統相關的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完畢,經調試、試運轉達到設計與質量要求;
應交付業主的施工圖和其它技術資料齊全。
工程技術檔案與交工資料;
工程技術檔案源于工程技術資料,是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記載、收集、積累起來的。工程竣工后,這些資料經過整理,其中一部分作為交工資料移交給業主歸入基本建設檔案。交工檔案可為業主日后進行工程的擴建、改建、加固、維修提供必要的依據。
2.13.3.1.6.3施工過程技術檔案的內容
工程技術檔案的內容包括施工依據性資料、施工指導性文件、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文件、竣工文件、優質工程驗收審批資料、工程保修回訪資料等六個方面。
施工依據性資料;
開工申請報告及批準文件;
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施工執照;
施工指導性文件;
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施工作業計劃;
技術交底。
2.13.3.1.6.4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文件資料
溝通記錄。包括圖紙會審記要,施工中的設計變更通知單、技術核定通知單、材料代用通知單、過程變更溝通單等;
施工試驗記錄。包括設備試車記錄,放纜、接線記錄,現場校線記錄及設備試運行記錄;
隱蔽過程檢查驗收記錄、預檢復核記錄、結構檢查驗收證明;
施工記錄;
單位工程施工日志;
已完成部分工程和整個單位工程的質量評定資料;
施工總結和技術總結;
竣工文件資料;
竣工工程技術經濟資料。包括竣工圖、竣工項目一覽表等。
竣工驗收資料。包括竣工驗收證明、竣工報告、竣工驗收報告、竣工驗收會議文件等。
工程保修、回訪資料。
2.13.3.1.6.5工程竣工驗收
收集整理工程技術資料,分類立卷;這些技術材料包括:
系統說明書;
系統規程要求;
系統功能介紹;
系統操作說明;
系統設備清單;
系統內部接線圖;
系統審批資料;
系統設計圖紙;
弱電 布置圖;
系統竣工監測報告;
平面布置圖;
系統項目合同書及有關變更文件;
核實已完工程量和未完工程量;
工程試運行或工程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2.13.3.1.6.6 預驗收
施工單位在單位工程交工之前,由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工程進行內部驗收,檢查有關的工程技術檔案資料是否齊備,檢查工程質量按國家驗收規范標準是否合格,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為正式驗收做好準備。
2.13.3.1.6.7正式竣工驗收
由業主邀請主管單位及設計院有關專家進行驗收。首先聽取并討論預驗收報告,核驗各項工程技術檔案資料,然后進行工程實體的現場復查,最后討論竣工驗收報告和竣工鑒定書,合格后在工程竣工驗收書上簽字蓋章。
2.13.3.1.6.8工程竣工驗收和辦理移交手續的依據
工程承包合同;
工程設計文件(包括:施工圖紙、竣工圖紙、設計說明書、設計變更洽談記錄、各種設備說明書、系統功能介紹、使用手冊等);
對于國外產品,還應提供國外的相關文件;
政府有關單位的階段質檢報告。
本公司將先進行竣工自檢,合格后邀請客戶、監理、設計顧問進行正式驗收。
2.13.3.2 售后服務計劃
考慮到此系統對售后服務的重要性,我們特針對此項目制定了詳細的售后服務計劃,以確保將來設備能夠高效、正常的運行,為業主創造最大的價值。
2.13.3.2.1工程的保修期
本工程質量保證期時間自竣工驗收簽字之日起計。
我們將按國家有關規定和合同條款約定的保修項目、內容、范圍、期限進行保修。
2.13.3.2.2售后服務實施方案
我公司對于我們承接的工程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務措施,并且也有我們具體的實施方案,下面是我們提出的售后服務實施方案。
2.13.3.2.2.1 維修反應時間
我公司在廣州地區建立了專門的售后服務機構,配備了專職的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我們不但進行售后服務而且對工程的全過程進行服務。鑒于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工程驗收交付使用后我公司將組建專門為本工程服務的售后服務小組,滿足業主對服務的需求。
2.13.3.2.2.2 工程巡檢回訪
在保修期內我們將尊重客戶的權益,努力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使工程達到預期的設計能力和使用價值,我們將定期進行工程的巡檢與回訪。
在保修期間,服務部將安排專職工程師定期對各個系統進行巡檢,檢查系統運行狀態,幫助業主合理使用系統軟件,最大限度的發揮智能化管理的優勢。
堅持回訪制度,由公司工程部門實施,征求客戶意見。施工前征求客戶意見,施工中聽取客戶意見,交工驗收征求客戶意見,交工后聽取使用意見。在保修期內每半年組織一次工程回訪,回訪的方式為走訪客戶、邀請座談、信訪或電訪等。聽取用戶意見,做好記錄整理和保存,以走訪客戶的形式為主。
2.13.3.2.2.3 現場排除故障或技術指導
應業主要求,我公司負責派遣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及時前往現場解決用戶的各種問題。
在保修期間向建設單位免費提供對設備正常運行的所有服務及必要的材料設備。
保修期結束后,實行終身維修服務,設備如有損壞,我公司將優先保證用戶的備件供應,并可負責為用戶安裝更換,將收取更換的零配件成本和少量的人工費。
如果業主的系統操作人員有所變動,我公司負責進行培訓。
2.13.3.2.2.4 緊急異常情況的及時處理
經驗表明,任何實際的系統,在運行過程都難免出現某些緊急異常情況,我公司具有處理這類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緊急異常情況的處理保障體系。
在工程項目保修期負責條款以及保修期后的維護合同中對這類緊急異常情況的處置作出明確規定。
2.13.3.2.2.5 建立并保存完整的系統文檔
我公司在系統調試交接時,將提供完整的完工圖紙,軟、硬件文檔,操作、維護手冊,設備清單等,并幫助業主建立系統的運行、管理和維護文檔,以便在發生故障時能及時提供資料,迅速找到并排除故障,將損失減至最小。
2.13.3.2.2.6 維護方案與計劃
在竣工驗收后一個月內,向業主提交維護方案與計劃。包括質保期的保養計劃和質保期后的系統維護保養計劃(該項目由業主確認實施)。
2.3售后服務其它承諾
我們承諾對系統進行長期的跟蹤服務,為系統進行定期檢測和系統升級。包括:保養、維修。為保障客戶的利益,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我們擁有技術全面的專業服務隊伍。對每一用戶建立專用的服務擋案,定期回訪,確保服務的高效性。同時我們具有獨立的技術開發能力,緊密跟蹤行業最新技術。能為任何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工程咨詢。能為任何客戶,提供最實效的智能系統工程改造、更新與升級等工程服務。
在系統交付用戶使用后,提供維修保養,在此期間提供非人為損壞設備、材料及維修服務等,如果是人為損壞,費用應由用戶支付。在維修期內,繼續對用戶工作人員提供維護指導。
公司接到用戶報修時,由工程項目主管領導填寫《用戶報修表》記錄內容,如用戶地址、聯系電話、報修內容、預約維修時間,并填入《工程維修單》。
《用戶報修表》和《工程維修單》及時送到維修人員手中,并簽字接收《用戶報修表》留維修人員處。
維修人員必定在預約時間內到達維修地點,如不能按時到達必須用電話回復用戶說明原因。
維修人員對用戶報修內容進行維修后,用戶確認后,在《工程維修單》上簽字,維修人員回公司后交主管領導留存。
保養維修期滿后提供一份系統工程設備材料表,寫明材料、設備的規格、型號、生產廠家,便于客戶使用。
發現工程嚴重質量缺陷記錄時,在3日內由部門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進行復查,明確責任,確定維修方案及預防措施,以質量整改通知書的形式通知有關部門,嚴防質量事故再次發生。
服務部在接到維修方案通知單后及時組織修理。
維修完工后質檢部門會同使用單位代表對維修效果進行驗收,并會簽對維修結果的意見。并提交有關測試報告,測試報告一式兩份。